谷雨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,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谷雨取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,此时降水明显增加,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种,最需要雨水的滋润,降雨量充足而及时,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。
谷雨历史渊源
二十四节气,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。一岁四时,春夏秋冬各三个月,每月两个节气,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。谷雨,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谷雨取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。在传统农耕文化中,谷雨节气将“谷”和“雨”联系起来,表示降水状况和“雨生百谷”。
谷雨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,雨生百谷,反映了“谷雨”的农业气候意义,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谷雨节气后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空气中的湿度进一步加大,极适合谷类作物生长正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。
谷雨三候
一候“萍始生”
在谷雨节气之初,降雨量开始增多,浮萍开始在水面上生长。浮萍的迅速生长,是谷雨时节雨水充沛、水域环境变得湿润的直接体现。
二候“鸣鸠拂其羽”
“鸣鸠”指的是布谷鸟,它在谷雨时节开始活跃,梳理自己的羽毛,并发出鸣叫声。布谷鸟的鸣叫,仿佛是在提醒人们春天即将结束,要开始播种了。
三候“戴胜降于桑”
戴胜,又称鸡冠鸟,是一种头顶有冠毛的小鸟。在谷雨时节的后期,戴胜鸟会飞到桑树的枝头停留。
谷雨节气习俗
人们认为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和谷雨时节采制的雨前茶,都是一年之中的茶之精品。谷雨茶除了嫩芽外,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。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,称为旗枪;一芽两嫩叶的像雀类的舌头,称为雀舌。
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、富贵花,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。清顾禄《清嘉录》曰:“神祠别馆筑商人,谷雨看花局一新。不信相逢无国色,锦棚只护玉楼春。”至今,山东菏泽、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,供人们观赏游玩。
吃春
谷雨前后,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,故有“雨前香椿嫩如丝”之说。人们把春天采摘、食用香椿说成是“吃春”。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、绿椿芽,尤以紫椿芽最佳。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0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-1 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